close
我會早產嗎?
一位懷孕了七個月的孕媽咪,慌慌張張的跑到診間,不斷地詢問「會不會早產」,結果發現這個孕媽咪是因為之前有早產的紀錄,到底怎樣的孕媽咪需要很注意是否會早產?
對於孕媽咪來說,早產是個噩夢,早產的小朋友,往往肺部發育尚未完全、體溫調節尚未齊備,因此有的要進保溫箱,有的甚至要進入加護病房觀察。
到底是否有些明確的指標可以監測早產發生的可能性?
在現代比較新的觀念中,子宮頸長度是個重要的指標。
子宮頸同樣也是肌肉軟組織所構成,正常的情況下,只有到要「臨盆」的時候,才會開始變薄,以利生產。
但是如果早期就發生子宮頸過短的現象,就必須非常小心,有時候,這樣的情形會造成孩子的早產。
一般而言,孕媽咪的子宮頸長度會大於4公分、介於2-4公分的有較高早產的風險、小於2公分的有高度的早產風險。
除此之外,究竟誰會是早產的高風險族群?
像是,曾經早產過、孕媽咪有一些內科疾病、子宮頸有動過手術、子宮收縮過頻繁、子宮有開刀或是經過猛烈撞擊等等都是可能導致早產的風險因子。
那有沒有治療方式呢?
有的,如果是子宮收縮過頻,目前醫療上可以使用藥物安胎,至於子宮頸過短,可以考慮在懷孕18周以前進行子宮頸環紮術,但讀者一定要記得,任何處置一定要先跟醫師完整的討論過唷!!
VItaminS的貼心提醒:早產與否,有時很難辨別,孕媽咪們一定要注意自己身體的細節變化,多與醫師討論,才能最精確的預防早產呀!!
全站熱搜